|
本帖最后由 周虹珲 于 2025-3-4 17:08 编辑
传说东海龙王第九胎乃是一对双胞胎,其中一女为龙彩珠,转世成为了武则天。而小女儿彩荷天生丽质,却不愿一直待在龙宫。
岧峣木城南,
五丁凿不穿。
石壁穿何时,
樵径逢飞仙。
有诗为证。小龙女彩荷陷入了爱河,然而东海龙王坚决不同意。一方面,彩荷年仅十七岁,尚显稚嫩;另一方面,她的恋人乃是一个樵夫,实乃门不当户不对。
彩荷和樵夫躲避着龙王的追查,在两位老人(谋道石鼓庙菩萨)的协助下,居于一个称作石鼓的地方,与两位老人为邻。
他们白昼四处游赏美景,逍遥快活;夜晚归来后,就聆听两位老人讲述故事、闲话家常。
彩荷热情奔放,樵夫忠厚质朴,二老仁慈和蔼,四人相处得其乐融融,疲倦了就在石鼓上休憩。
日子过得极为惬意,他们还时常听闻前来烧香之人谈论人生的奇闻趣事和烦恼心事,生活充实又美好。
龙王对小彩荷甚是喜爱,多日不见她的身影,便在龙宫四处寻觅,却毫无所获。他以为彩荷去了其他龙宫游玩,遂前往南海、北海、西海的龙宫找寻,依旧不见其踪。
东海龙王仔细回想,猛地记起在找寻时,曾看到彩荷于海中穿梭,那定然是她施的障眼法。龙王暴跳如雷,折返至石鼓寻找。
远看大石头,
近看石头大。
果然大石头,
石头果然大。
彩荷正在这大石头——石鼓上安睡。忽然,她一个激灵翻身而起,对樵夫说道:“不妙,爹又来找我了,如何是好?”
他们赶忙与二老商议对策。
两位老人劝彩荷跟龙王回宫,可她坚决不肯。
彩荷言,她和樵夫能够屏气隐匿在二老的神位之下,或许能逃过此劫,只因二老归附神位。二老觉得不妨一试。
刚安排妥当,又来了一大群百姓,围着神位焚香烧纸、燃烛、放鞭炮,好不热闹。
龙王来到山上,探寻彩荷的踪迹,却一无所获。他前往两位老人的旧居茅屋查看,也是空手而归。
龙王询问二老是否见过彩荷,二老回答前段时间确有见过,但今日一早便回龙宫了,还前来辞行。
龙王心想:难怪寻觅不到踪影,玩够了总算知晓回家了。于是,他返回龙宫。
彩荷心想,总算又躲过一劫,能留一日是一日,便又和大家一道尽情畅享这秀丽风景带来的愉悦。
龙王回宫后,巡海夜叉回禀说未曾见过彩荷。
龙王怒不可遏,派出三路龙差前往其他三海龙宫查问,相继回报未见其影。
龙王一气之下,再度直奔石鼓而来。
彩荷四人刚赏景归来,正谈得兴高采烈,龙王怒气冲冲地现身于他们面前。彩荷和樵夫一同跪地参拜。
龙王冷哼一声,问道:“不想回家了吗?”
彩荷沉默不语。
樵夫只得应答说彩荷正打算回宫。
龙王怒喝道:“那还不走!”
彩荷哀求道:“爹,你就让我们留在此处吧,我不回宫也无碍的呀。”
龙王气道:“龙宫规矩何在?”
小龙女生气道:“不就为了个破规矩,非要将我禁锢在龙宫那鬼地方吗?”
龙王怒曰:“什么?东海龙宫还是鬼地方!”
彩荷也气冲冲地说:“龙宫我待腻了,啥风景都没有。哪有这建南的山水风光呀,我就是不回。”
龙王说:“今日便是捆也要把你捆回去。”
龙王顺势取出捆仙绳,彩荷知晓难以抗拒,便愤懑地说道:“死我也不回!”
龙王和小龙女的争吵惊动了居住在对面张果老岩的张果老。
张果老正在和几位神仙敲锣打鼓。
他左手提着铜锣,右手拿着槌,便前去劝和。
但彩荷坚决不回龙宫。
张果老甚是恼怒,心想你小小年纪竟不卖我面子。
他右手拿着槌,对着铜锣用力敲去,“轰”的一声,山上出现了一个大洞。
张果老一看,自己手中打锣的槌也不见了。
槌去了何处?原来是张果老感觉太过气愤,打锣时用力过猛,槌一下子弹了出去,穿过石壁飞到了对面的山上。
张果老几步跨去想要取回槌,但那槌已在石鼓旁边扎根,再也无法取回了。
这可是张果老最丢面子的一桩事。
不过,却留下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穿眼石和铜锣锤。
至今,建南木城有一个大脚印,极有可能就是张果老留下的。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