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大突破!事关五桥河防洪减灾!分洪隧洞全速开挖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136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11 11:4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五桥河防洪减灾工作有了重大突破!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
以有效应对五桥河流域洪水灾害
为目标的五桥河流域沱口至长岭段
安全防护工程目前已全面启动。

据悉,该工程为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由重庆万州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代建管理单位,目前已组建工作专班快速推动建设工作,力争明年汛期前完工并发挥作用。

现场:分洪隧洞全速开挖

记者在建设现场看到,挖掘机、工程车、吊车火力全开,五桥河流域沱口至长岭段安全防护工程五桥老街段分洪隧洞建设一派火热。

河床边,以明挖暗埋方式设计施工的分洪隧洞入口,土方开挖如火如荼。河岸上,钢筋加工场建设全面铺开,为接下来的工程建设提供材料保障。

在五桥河红星桥附近的右岸,分洪隧洞出口机声隆隆,建设进入了全速开挖模式。


万州建设管理公司现场负责人陈超介绍,五桥老街段分洪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分洪隧洞、控制堰、进口侧堰、出口消能箱涵和河道淤塞点疏浚,分洪隧洞布置于五桥河右岸,总长1110米,其中隧洞进口段长100米、隧洞洞身段长962米、隧洞出口段48米。隧洞洞身段为城门洞型,宽9米,高10.5米,其中明挖暗埋段长260米,洞挖段长702米。


“作为五桥河流域沱口至长岭段安全防护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五桥老街分洪隧洞工程面临着施工难度大、任务重、工期紧等困难,我们汇同施工单位将此作为首批施工内容,目前已组织30余台套机械设备、100多人员进场全速开挖,待11月份还将加大人、材、机投入,启动芦家坝段和长岭段治理工程。”陈超介绍道。

进度:专推进抢抓工期

据介绍,按常规施工,五桥河流域沱口至长岭段安全防护工程工期需18个月,但为满足明年安全度汛需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上级指示精神,万州建管公司组建了工作专班,专项推动工程建设。

自进场开工以来,工作专班督促各参建单位加大施工资源投入,同时采取24小时不间断作业,将工程施工划分为隧洞进口、隧洞出口、明挖暗埋段、防洪墙及河道下切段5个作业区,并采取机械+爆破工艺结合形式加快开挖五桥老街段分洪隧洞,将工期压缩到9个月,力争明年6月30日前完工。


目前,在各级部门紧密配合下,工程项目快速推进,隧洞进口已开挖土石方5000立方米,完成了进口段场地清表、场地平整等,即将进入隧洞主体工程施工。

保障:抵御百年一遇洪水

五桥河是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白羊镇,流经长岭镇、五桥街道,在沱口汇入长江,流域总人口16万左右。由于历史原因,沿河两岸逐渐形成人居密集、居民建筑物挤占河道的现状,河道内建构筑物较多,河道行洪不畅。沱口至长岭镇段沿岸先后在1979年、1997年、2000年、2020年、2023年遭遇较大洪水灾害,损失严重。

为有效应对洪水灾害,五桥河流域沱口至长岭段安全防护工程应时启动。


据悉,
该工程由五桥老街段分洪工程、
芦家坝段河道治理工程、
长岭镇段河道治理工程(含双龙段)
三部分组成,
通过分洪、河道疏浚、河床深切等,
提升流域行洪能力,
达到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安全防洪目标。

其中,五桥老街段分洪工程新建分洪隧洞、控制堰、进口侧堰、出口消能箱涵和河道淤塞点疏浚。

芦家坝段河道治理工程包括河道疏浚、新建防洪墙、截排水沟等,河道疏浚约19万立方米,新建防洪墙约5.4千米,新建截排水沟约840米。

长岭镇段河道治理工程(含双龙段)包括河床下切,下切深度约4米,宽度13—25米,下切河床长度1069米,下切开挖土石方约4.65万立方米。

来源:微万州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州生活 ( 渝ICP备1400494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26168492|渝公网安备 50010102000669号

GMT+8, 2025-5-15 14:47 , Processed in 0.07952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