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生活君 于 2021-3-17 11:02 编辑
春到平湖,草木生发, 到处生机蓬勃。 近日,记者了解到, 在大数据智能化浪潮下, “智能制造”园区,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记者 侯本艳 摄
把视线投向经开区,各类智能产品、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竞相争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取得突出成效。
威科赛乐
威科赛乐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感测VCSEL芯片进入小批量生产,打破国外企业技术垄断,可广泛应用于3D传感成像、人脸识别、无人驾驶、AR/VR等新兴技术领域。
长安跨越
长安跨越实现企业“上云上平台”,大量运用机器人进行焊接、涂装、总装作业,完成车头40道焊接工序仅需3分钟,成功创建市级数字化车间,生产效率提升30%,成本降低20%。
施耐德
施耐德电工采用自动奔跑的“小火车”取代人工送料,从注塑分拣、配件安装到成品检测全自动化,开关插座产品下线仅需2秒钟,被认定为市级智能工厂,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
金龙集团
金龙集团跻身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266位,其铸轧法铜管生产线代表了全球行业最高技术水平,成功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实现万州国家级研发平台“零”的突破。
仅2020年,万州经开区就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达到30家,战略性新兴企业4家、达到23家,科技型企业12家、达到7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3个。
进入2021年, 万州经开区持续发力“智能制造”园区建设, 围绕绿色照明、智能装备、新材料、 汽车、食品医药五大重点产业, 坚持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 大力发展智能循环型工业。
为推动“智能制造”园区建设突破,今年,万州经开区将持续推进金龙集团、长安跨越、湘渝盐化等企业实施技改扩能、智能化改造项目20个,力争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0%左右,培育市级智能工厂1—2个、数字化车间2—4个。
引导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战略性新兴企业2家、科技型企业10家。推动万州科技创新中心全面投运,争取引进1—3家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平台机构,孵化企业5家以上、创客3家以上,取得专利数量3个以上。
在大数据智能化引领下, 万州经开区聚焦创新火力全开, “智能制造”园区建设成效渐显, 为推动“十四五”良好开局、 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来源/微万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