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州市民有眼福了!“唐音铿锵--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展”于8月14日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羊渠厅展出,将免费向观众展出一个月。展览通过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唐五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让公众了解千年前成都这座古代东方音乐之都。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对彼时成都繁弦急管的无尽赞美,亦是千年前这座古代东方音乐之都的真实写照。前蜀开国皇帝王建永陵棺床石刻浮雕“二十四伎乐”,是中国本土音乐与外来音乐相互融合的集大成作品,属精美绝伦独一无二的文物奇珍,对研究唐五代音乐文化具有崇高的价值。为纪念永陵落成1100周年暨科学考古发掘75周年,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特联合成都永陵博物馆,让永陵“二十四伎乐”穿越千年而来,徐徐铺开晚唐宫廷燕乐瑰丽壮观之场景。
据了解,此次成都永陵博物馆与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两大成渝地标强强联手共同主办文物展览,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进一步促进成渝两地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激发两地文艺发展活力,并助推成渝两大文博单位优势互补,共奏“文物曲”,共唱“双城记”。
在此次展览中,集中展示了复原的“二十四伎乐”浮雕石刻乐器,展品包括30余件仿唐乐器及乐舞服饰、国画、诗稿等。从不同层面展示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内涵,还原了盛世唐朝的音乐华章,让观众们穿越千年时光,重温芙蓉花城的悠久记忆。
展览共分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清商相和,展示“二十四伎乐”中笛、篪、排箫、笙和筝,这5类乐器属于“十部乐”中的“清乐”,即汉族传统的音乐。
第二单元:乐府新声,反映唐代开放包容的文化自信,融会贯通四方诸国的音乐文化,最终成就了灿烂辉煌的大唐神采。
第三单元:古乐传承,为有效地利用文物资源及深入揭示“二十四伎乐”的内涵价值,成都永陵博物馆秉承“文物活态化”的理念,通过书法、绘画、诗歌、音乐等各类艺术手段,开展多种相关的社教活动,旨在发扬光大以“二十四伎乐”为代表的唐五代音乐文化。
来源/三峡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