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9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庆疾控发布3月健康风险提示,请查收→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12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11:1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本帖最后由 生活君 于 2025-3-3 11:15 编辑

3月初春时节
天气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
外出踏青、出游活动逐渐增多
加之开学季人员流动和接触频繁
正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

重庆疾控提醒市民朋友们
要注意防范流行性感冒、麻疹
人感染禽流感及诺如病毒感染的发生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肌肉和全身不适,可伴有畏寒、寒战、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初春气温较低,病毒较活跃,我市流感监测网络数据显示,目前流感疫情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但流行强度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防控措施: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或手肘遮掩口鼻,注意手卫生,做好通风和室内清洁消毒。

2、如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应佩戴好口罩及时就医;有条件的可选择自行居家隔离,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或高风险场所。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通常为10-14天,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体温≥38℃),发热2-4天后出现自耳后、面部开始,自上而下向全身扩展并可累及黏膜的红色斑丘疹,伴有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结膜炎等症状。少部分可出现肺炎、喉炎、中耳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孕妇、营养不良的儿童、严重免疫缺陷者罹患麻疹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

2025年以来,我国部分省份麻疹报告病例数远超近年来同期水平,部分场所出现聚集性疫情,对群众健康带来一定威胁。截至2月26日,重庆市尚无本地麻疹病例报告。

防控措施:

1、麻疹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适龄儿童需按国家免疫规划在8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麻腮风疫苗,未全程接种者应尽早补种。

2、冬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减少前往医院、商场等人群密集场所,未接种疫苗的婴幼儿需加强防护,如佩戴口罩。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避免用手接触口鼻;居家常通风,保持环境清洁。

4、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佩戴口罩就医。

人感染禽流感

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偶然感染人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38℃)、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重症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传染源主要为病死禽和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禽或其分泌物、排泄物,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环境或物品而感染。当前正值冬春交替之际,气温多变,人感染禽流感疫情也进入多发期。

防控措施:

1、避免接触生病或死亡动物,包括野生鸟类,与动物或其他环境接触应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2、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做到生熟分开,烹饪禽肉、蛋类要煮熟、煮透后方可食用。

3、接触病死家禽后,若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就诊,并告知医生有无禽类及相关环境接触史,有没有去过活禽市场等。

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其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等,有时也出现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成人腹泻较多,儿童则呕吐较多,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当前仍处于高发季节,易引起聚集性疫情,托幼机构、学校、养老机构、餐饮场所等为重点关注场所。

防控措施:

1、防止“病从口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再食用。

2、诺如病毒感染病人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和加工食物或陪护其他患者。

3、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品,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4、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加强食品及饮用水安全管理。做好学生晨午检及因病缺勤登记等工作,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相关症状,及时送医诊治并报告相关部门。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健康防护不可松懈
要时刻关注身体变化
做好防护措施

来源:重庆疾控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州生活 ( 渝ICP备1400494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26168492|渝公网安备 50010102000669号

GMT+8, 2025-5-1 00:44 , Processed in 0.0843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