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万州生活 于 2018-6-22 15:45 编辑
3月底,万州余家的郭某在驾校学车时认识了一个自称在重庆有两家手机店的学友。在对方的层层诱导下,郭某通过网贷先后多次投钱跟他做起手机生意。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对方根本没有手机店,也没有做手机生意,这些都是他实施诈骗的幌子。幡然醒悟后,郭某赶忙报警。万州警方经过缜密侦查,将犯罪嫌疑人抓获。目前,犯罪嫌疑人杨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之中。
贷款投资跟人合伙做手机生意
今年3月27日,正在余家镇某驾校学车的郭某在QQ练车群里认识了一个姓杨的学友,对方称自己是做手机生意的,在重庆有两家手机店,还给郭某发来手机店的照片。
第二天,两人在驾校练车时又聊起来,还互加了支付宝好友。杨某把自己的手机业务说得天花乱坠,建议郭某可以通过网贷贷款投资。
郭某一听也动了心,当天就转给杨某1000元。过了两天,杨某又称要钱临时周转还信用卡和介绍手机业务。郭某没有多想,又给他2500元。
4月2日,杨某对郭某称那笔手机业务的利润到了,晚上就转给他。同时,他称还有一单更大的手机业务,但需要再投入2万元。郭某一想,不过几天,上一单的利润就已经到了,来钱确实快。于是,他通过网贷再次给了杨某2万元。当晚,杨某给郭某转来4000元,说是利润。这下,郭某对杨某更加深信不疑了。
“干脆你投资我的手机店,我们一起干吧。”4月3日,杨某找到郭某,让他提高自己的贷款额度,入股自己的手机店。早已被利益冲昏头脑的郭某立马照办,并转给杨某44000元,两人开始“合伙”。同时,他也从杨某那儿拿到上一单业务的利润29000元。
一部手机让他意识到自己被骗
时间来到4月5日。郭某因贷款买房发现自己的网贷征信有问题,无法办理贷款。这时,郭某意识到有些不对劲儿,便联系杨某,希望他能退还自己一笔钱。
“你买房的钱我帮你解决。”杨某称,可以以公司的名义和渠道帮郭某办理10万元的贷款。不过,需要先支付4000元的保证金。虽然将信将疑,但郭某还是转给了他4000元。
接下来,郭某又在杨某的诱导下,先后三次转给他介绍手机业务费用、贷款“点子费”、手机运费共1.4万元。这段时间里,虽然郭某一直催促,但杨某仅仅转给他1500元,承诺的贷款也办下来。
4月29日,郭某再次联系杨某,找他要钱,说要给老婆买手机。这次,杨某倒挺爽快,转给了郭某2000元。5月1日,他又交给郭某一部手机。
拿到手机,郭某竟发现包装盒上有镇上一家手机专卖店的专用章。“不是自己开手机店吗,怎么有镇上手机店的章?”早就心生怀疑的郭某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儿。再想到这段时间以来自己一家投进去几万块,但一直没见到实体的手机店面,郭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5月18日,他向警方报警。
以投资手机店为幌子诈骗两人
万州区公安局余家派出所接到报警后,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民警展开侦查。经过走访、调查,民警确定这系一起诈骗案。随即,民警通过周密布控,将犯罪嫌疑人杨某抓获。
经审讯,杨某对于自己以介绍手机业务和投资手机店为幌子,实则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据杨某交代,他没有手机店,也没有经营手机业务,这些都是他虚构出来,以诱导被害人“上钩”的。作案时,他先是跟被害人套近乎,渐渐熟悉后就以介绍手机业务和投资手机店为幌子,编造各种理由骗钱。中途,他会以利润为名适当返给受害人一些钱,以获取信任,再进一步实施诈骗。同时,当发现受害人产生怀疑时,也会适当的返给一些钱,稳住其情绪。
在半个月左右内,杨某共向郭某骗取8.3万余元,同时还用同样的方式向驾校另一学员骗取2000元。骗得的钱除开以利润返点等为名返还给被害人的外,其余均被他用于日常开支和赌博。目前,杨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之中。
(来源:平安万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