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将开展“双减”、中小学“五项管理”专项监测。日前,重庆市发布《重庆市“十四五”期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下称《方案》),将通过定期监测动态监测、专项监测引导学校聚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推动重庆市义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监测分三种形式进行
《方案》明确, 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将分为 定期监测、动态监测、专项监测。
资料图
定期监测内容为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艺术、劳动教育、心理健康等。监测对象区县全覆盖。区县内采用分层不等概率抽样方法(PPS)抽取样本学校,样本学校抽取义务教育阶段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样本学校全体教师(包含学校管理干部),样本学生及对应家长参测。
监测手段主要采用纸笔测验、现场测查、计算机或手机填答等形式。监测时间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统筹安排,原则上安排在当年5月,具体时间在当年监测工作方案中确定。
水平划定参考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办法,将学生学业表现划分为水平IV(优秀)、水平III(良好)、水平II(中等)、水平I(待提高)四个水平段。
资料图
在动态监测方面监测内容为学生品德修养、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教育等日常表现。监测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监测手段为市级提供统一动态监测平台、监测工具与测试技术,指导区县组织实施,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伴随式数据采集。
专项监测监测内容为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性、政策执行等情况,包括“双减”、中小学“五项管理”、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状况等。根据监测内容,在全市区县范围内抽取一定比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教师、家长参测。监测手段包括校园巡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
资料图
根据《方案》,监测安排如下
2021年:开展“双减”、中小学“五项管理”专项监测;研究动态监测技术和平台。
2022年:定期监测学生在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艺术、劳动教育、心理健康等九个方面的表现,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2023年:动态监测学生身心健康、劳动教育等非智力因素持续发展状况;根据关注点设立专项。
2024年:定期监测学生在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艺术、劳动教育、心理健康等九个方面的表现,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2025年:动态监测学生品德修养、艺术素养等非智力因素持续发展状况;根据关注点设立专项。
严禁假借监测之名 对1—8年级学生 开展任何形式的学科统考统测
规范区县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严禁假借监测之名对1—8年级学生开展任何形式的学科统考统测。区县开展的学业质量监测每学年不超过1次,且参测学生只能随机抽样,人数不超过本年级总数的40%。逐步实现区县监测与市级监测接轨,不断提升区县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水平和能力。
来源/微万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