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开办企业更方便了!”按照市政府日前下发的《重庆市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7月1日起,我市已在全市范围内取消6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
《方案》明确提出实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两项改革任务,旨在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实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方面,《方案》按照《中央层面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2021年版)》《重庆市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2021年版)》《在重庆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加大改革试点力度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2021年版)》三张清单,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清单之外不得限制企业进入相关行业或领域。同时,清单将实行动态更新管理,定期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审批制度改革将根据具体情况分4类推进:
一是直接取消审批,在全市范围内取消6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自贸试验区额外试点取消14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取消审批后,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即可开展经营,任何部门、单位和组织不得要求企业提供相关行政许可证件,也不得将已取消的审批事项及许可证件作为其他政务服务事项的前置条件。
自贸试验区额外试点取消14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
二是审批改为备案,在全市范围内将16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为备案管理,自贸试验区额外试点将15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为备案管理。审批改为备案后,原则上实行事后备案,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即可开展经营;确需事前备案的,企业完成备案手续即可开展经营。
自贸试验区额外试点将15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为备案管理
三是实行告知承诺,在全市范围内对37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自贸试验区额外试点对40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实行告知承诺后,市、区县有关主管部门要依法准确完整列出可量化可操作、不含兜底条款的经营许可具体条件,明确监管规则和违反承诺后果,一次性告知企业,并提供告知承诺书示范文本。
对因企业承诺可以减省的审批材料,不再要求企业提供;对可在企业领证后补交的审批材料,实行容缺办理、限期补交。对企业自愿作出承诺已具备经营许可条件并按要求提交材料的,当场作出审批决定。对存在严重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在信用修复前,不适用告知承诺制办理涉企经营许可。
自贸试验区额外试点对40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
四是优化审批服务,通过主动下放审批权限、加强业务指导、精简许可条件和审批材料等手段,对405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优化。对设定许可证件有效期限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可取消或者延长许可证件有效期限,方便企业持续经营。对设定许可数量限制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可取消数量限制,或者合理放宽数量限制并定期公布总量控制条件、企业存量、申请排序等情况,鼓励企业有序竞争。
此外,《方案》还从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涉企经营信息共享、加强电子证照归集运用方面完善了改革配套政策措施,包括推行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为企业自主选择经营范围提供服务;政务数据归集至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实现跨层级、跨部门涉企经营信息共享;建立全市统一的涉企电子证照库,2022年底前全面实现涉企证照电子化等内容。
来源/阳光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