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个娃儿, 不晓得一天代做咋子, 喊你读书哎你要切爬桐籽树, 嫩个大哒还去捉癞客包耍, 你个哈包儿, 那个斗是耍得的迈? 谨防二天长羞子哈! 硬是像个爪棒。
上面这个段子还看得懂不? 你晓得抱鸡母是撒子不? 你晓得哭兮奶歹是撒子意思不?
其实这些年, 很多万州人常年在外奔波! 到底还会不会讲地道的万州话呢?
之前碰到个万州老乡! 直接见面就跟我扯椒盐普通话! 我喊他直接说万州话逗得行了, 结果他搞半天说在外头习惯普通话了, 现在直接说万州话居然还说不撑头!
其实现在在我们身边, 有这样一种现象: 很多小辈已经“丢失”一些本土方言了! 我上次遇到几个小朋友, 我问他们“劳慰”是撒子意思, 结果5个小朋友只有一个晓得, 并且也还是从爷爷奶奶那学来的。
今天,年轻一代的父母, 越来越重视培养孩子的成长。 对很多父母而言, 孩子掌握一门外语或许比方言更重要。 也没必要再刻意学习万州方言 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说万州土话 是文化素养低的一种表现
我就遇见过这样一些宝妈, 听见娃儿偶尔嘴里说出几句“土话”, 结果就在那里埋怨: 逗是他那个哒哒奶奶在屋里教的, 说得个土里土气的,喊他们莫嫩个教, 嗯是不听,要是以后娃儿学会了, 在学校里说这些话,怕要被同学笑死!
我后来了解到其实爷爷奶奶,也就平日在家说了一些地道的方言词汇,然后被孩子跟着学习到了。比如:LOW呆、罗怂、“架架儿”、“黑区妈孔”、“死名闭眼”、“撑花儿”、“寒剑”......
说这些词就土里土气了?现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就一定要说得很洋气,甚至加一些“网红”词汇?其实父母面对这种情况完全可以正面引导,顺便给孩子来一趟生动的方言人文课。。给孩子解释清楚,这个方言词汇在普通话中是什么意思......
现在的城市长得越来越像了 一样的高楼,一样的街道 一样的装扮,还说着一样的普通话 那些代表地方文化内涵的语言 却渐渐走向统一 有时候,说点地道的地道方言, 在有些场合倒变得越来越尴尬~~ 难以想象不久的将来, 很多年轻人在和一些老辈子聊天时, 却发现很多词汇已经不同通用了!
反正小编还是觉得, 不管怎样,年轻人多了解一些本土方言, 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毕竟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 可别让它在我们这里消失了~~
这些万州话你还听得懂不?
呢个扎的,你勒个背湿妹儿娃子清早八晨的扯起个喉咙紧到震撒子嘛震,是想捡到俩哈迈?个砍脑壳的,你一个妹儿娃子家家的,没说说点话是清言细语的说噻,来不来逗是大声武气的过吼,一天又还死寒剑,劳资一天硬是要遭你呕死!
楼上到底是哪个背时砍脑壳的, 往老子阳台甩渣渣~? 到处都是瓜子壳壳跟纸灰灰儿~ 我看你是脑阔有包迈?
你这个人水垮垮~的 做事梭边边,吃饭垒尖尖~ 你够不到迈,你切搭个凳凳儿嘛! 日嘛吃饭也是通的多, 你吃NM个铲铲~额 早晓得我还不如切喊个棒棒儿~ 手爪爪~痒了迈? 信不信老子两锭子~涨到你身上
@万州人, 快把你晓得的经典万州言子儿 在下面留言~ 一起切磋切磋我们万州话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