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仅能疏通关系办证 还能低价转让养老保险名额 当这样一个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主动出现在你面前时 可要注意了 这样的人 说不准是个“大忽悠” 近日
轻信陌生人吹嘘
3人接连受骗数千元
30岁的陈先生在万州周家坝某小区开了一家副食店,今年5月,刚开业不久,店里就来了个男子要买烟。由于没有办理烟草专卖许可证,陈先生只能婉言拒绝。不想了解情况后,该男子忽然变得异常“热心”,“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呀,这么简单一个事儿!”
随后,陈先生了解到该男子姓孟,是某公司项目经理,就住在副食店所在地小区,人脉很广、能力很强,找他办证“杠杠的”。
果然,不到半天时间,该男子就回了信,转账3千元,立马办下来。得知喜讯的陈先生十分激动,立马把店铺信息和钱转给了对方。然而,转完钱的陈先生才发现自己连对方身份都没有核实清楚,到物管部一问,小区压根没有这个人。再给该男子打电话,对方一直推脱不见面,后来直接关了机。至此,陈先生才发现受了骗。
无独有偶。在周家坝上班的王女士、黄女士在今年均先后碰到了“热心的”孟经理。据受害人介绍,初次见面时,孟经理以小区邻居身份主动搭讪,博取信任后,孟经理一直吹嘘由于老家要占地,自己不仅有多的养老保险名额,而且还有门路转让给他人。
见孟经理说得有鼻子有眼,转让价格也“公道”,两人顿时心动了,遂按指定账户给孟经理共转账5千元办证。不想,收了钱的孟经理转眼就消失在人海,再也联系不上了。
30年获刑6次
“热心肠”原是“大忽悠”
接到报警后,周家坝派出所和长岭派出所民警调查时发现,这三起案件的作案人均系同一人,而所谓的“孟经理”身份完全是子虚乌有。仅用三天时间,民警就在万州区熊家镇将嫌疑人邵某抓获,经审讯,邵某对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原来,邵某今年50岁,小学文化。从20岁到50岁,就因为2次盗窃、4次诈骗累计获刑6次,总共坐了近16年的牢。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在工地打零工的他因为没钱用了,就想到用“老本行”搞点钱。不想,自己骗到的钱在手中还没捂热,民警就找上门来。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示
接触性诈骗是指诈骗分子通过直接接触受害人,或者以某种方式获取受害人的信任,然后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或支付现金,这种诈骗方式往往更加隐蔽和难以察觉。广大市民群众要警惕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利益的幌子和套路,切实提高防范诈骗的意识和能力。骗子花样多,请您擦亮眼!
来源:万州公安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