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生活君 于 2018-8-17 16:35 编辑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 下面我宣布——
开个玩笑~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七夕 这个被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 虽然现在一提到七夕,大家就想到 鹊桥会、定情、看着星星互诉衷肠 …… 但实际上 七夕,真的不是情人节啊!
女子大型祈福节日
在古代, 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关系密切 但它又有“女儿节”的称谓 简单来说,七夕就是一个 女子大型祈福节日
因为织作是古代女子的常备技能之一 没结婚的姑娘乞求有一双巧手 结婚的女子希望求子 有孩子的妇女希望孩子聪明 ……
之这一天 姑娘们穿针斗巧、拜织女、吃巧果、逛街…… 男子顶多在旁边凑个热闹 过节什么的,不存在的~ 姑娘们七夕玩什么?
所以七夕和爱情没有关系吗?
还是有一点儿关系的 毕竟涉及到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但这故事从古到今 也不是啥大团圆结局就是了……
战国晚期竹简《日书》里写 牛郎织女的婚姻非常悲剧 “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 不出三岁,弃若亡。” 大概意思是: 若人们在这种时候结婚 丈夫三年内会离弃妻子
直到西汉中期以后 七夕的分离禁忌才逐渐消退 演进到男女的约会…… 但东汉《古诗十九首》里 牛郎织女还是相爱而不能团聚: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抛开这对苦命情侣不谈 七夕其实应该是 女孩子们尽情玩乐的节日 元朝最早将七夕成为“女儿节” 这一天,未出嫁的少女会成群结队的游玩 互相比一比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手工艺品
宋元时期七夕节的隆重程度 丝毫不亚于春节 当时还专门设有“乞巧市”,专卖乞巧物品 清代江南女子还有七夕染指甲的习俗 传说将凤仙花汁染红的无名指和小指甲 一直保护至明春元旦 老年人看了就会避免眼睛昏花~ …… …… …… 简直比男女互送礼物好玩多了
说到底 古代有“男耕女织”的传统 所以姑娘们乞求心灵手巧 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 现在大部分人无需耕织 对于祈福的愿望也就没有那么强烈
七夕节从穿针开始 一路演变过来,随着各朝各代的发展 也增加了很多风俗和活动 在鹊桥相会的浪漫与商家推波助澜下 现在它成为一个互诉衷肠的节日 亦不足为奇
但在大家尽享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的甜蜜时 也要知道,在多年以前的今天 我们的传统是 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最后,今天没收礼物/送礼物的恋人们不要急 正月十五上元节 三月三上巳节 都是中国传统中 宜约会、宜谈情的情人节 到时候补两份,也是可以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