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万州建成多个生态养猪场!猪肉供给…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14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5 10:4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2+86,看似简单的数学题,背后却是一个复杂的工业化生态养猪“共同体”。

在重庆万州,2家业内知名的农业生物企业和当地86个养猪合作社,在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技术支持、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市场开拓下,结成了一个让多方获利的“共同体”。记者近日深入万州多个村镇采访发现,这正是当地一直在探索的如何用工业化发展模式,让农业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

↑在重庆市万州区高梁镇天鹅村生猪生态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在查看生猪生长情况(6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这个养猪“共同体”有多大

↑在重庆市万州区高梁镇天鹅村生猪生态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在饲料加工车间作业(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降温水帘、自动喂食管道、步履式刮粪机、24小时室内环境采集检测……即将完工的万州区龙沙镇马岩猪场处处透露出工业化车间的气息。

“我这里就近招聘了14名工人,建成后年出栏1.2万头生猪,带动周边5个村集体经济、40多户贫困户入股。”猪场负责人郎三奎说。

↑在重庆市万州区高梁镇天鹅村生猪生态养殖基地,生猪通过自动喂食管道进食(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2018年,万州区先后引进四川德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奇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大生猪养殖和技术服务公司,投资25亿元,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在农村建设86个标准化生态养猪场,形成年出栏100万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产业。

“目前,生态养猪项目已覆盖万州38个乡镇街道,带动2000多人直接就业,140个村集体合作社获得收益,近万名农民受益。”万州区农业农村委调研员陈蓉说,通过大企业引领,为乡村产业发展聚集了庞大的利益“共同体”。

↑在重庆市万州区高梁镇天鹅村生猪生态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在查看生猪生长情况(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四川德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川东片区总经理彭鹏说,从饲料生产、仔猪供应,到防疫把控、管理标准、深加工销售,做到全过程把控,最终实现一块猪肉由谁生产、猪吃的什么料等等,都可精准溯源。

工业化生产模式,聚拢了生态养猪产业链上更多“共同体”。据了解,目前,围绕百万头生猪养殖,一个年产50万吨饲料基地正在万州经开区开工新建,德康公司后续200万头生猪屠宰暨食品深加工项目正在推进。待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160亿元。

生态养猪链是怎么拉长的

↑在重庆市万州区高梁镇天鹅村生猪生态养殖基地,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查看养殖基地情况(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养了20多年猪,从没见过不用冲洗的猪场。”面对今年初完成标准化改造后投产的新猪场,万州优农益家家庭农场总经理向成兵高兴地说,现在他这里的猪过上了“吃益生菌、睡弹簧床、喝中药保健”的“幸福生活”,技术创新拉长了生态养猪产业链。

向成兵说,造成养猪面源污染大的主要原因是需要用大量水冲洗猪圈,废水夹杂粪便难以处理,猪生活在潮湿环境中也容易生病。万州区引进广西奇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低架网床、益生菌、异位发酵”养殖技术,将圈舍地板改为有弹性的碳钢“网床”,排到楼下的粪便不用水冲,而是通过自动刮粪器统一收纳到圈舍外,与秸秆、益生菌等深度混合发酵,制成有机肥。与此同时,猪饲料中添加了益生菌和“治未病”的中药材,不但有利于充分消化、少排便多吸收,而且替代了抗生素,实现了绿色无公害。

↑这是在重庆市万州区高梁镇天鹅村生猪生态养殖基地拍摄的猪仔(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新技术在破解养猪环境污染难题的同时,催生出益生菌饲料、中药添加饲料等新产业,纵向拉长了产业链,横向支持了种养循环等其他产业。”陈蓉说。

深秋时节,万州区甘宁镇南浦西苑玫瑰香橙种植园里,碧绿丛中挂满沉甸甸的果实,引得众多客人前来采摘。“玫瑰香橙之所以甘甜味美,得益于有机肥。”种植园负责人杨波说,过去猪场产生的粪肥因含水率过高无法远距离运输和储存,很难真正实现种养结合。新技术将猪场粪肥变成干料,解决了粪肥循环利用难题。据了解,万州100万头生猪每年可产生约25万吨有机肥,可替代50万亩土地使用化肥。

多方受益,潜力还在释放

↑在重庆市万州区高梁镇天鹅村生猪生态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在给猪仔补充铁元素(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不久前,在万州区长岭镇安溪村,生态猪养殖产业进行了首次分红。“入股5万元,这次分红拿了4000元。”贫困户杨祖财领到了分红股金。

安溪村党总支书记张健介绍,当地牧润养殖场与6个村居、24户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一个村居投资40万元入股,每年能固定分红5万元,以此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贫困户每户入股5万元,每年可增收4000元;另外,猪场还常年就近解决农民工务工10人,人均年务工收入2.5万元以上。

↑在重庆市万州区高梁镇天鹅村生猪生态养殖基地,小猪仔在吃奶(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张健说,过去村集体经济没有收入,没有能力发展乡村公益事业。通过入股生态养猪业,村集体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龙头企业获利,养殖户增收,集体经济壮大,农户分红,真正实现了多方受益。”陈蓉说。

↑在重庆市万州区高梁镇天鹅村生猪生态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在处理粪肥(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10月26日,德康公司与德国综合肉类食品屠宰加工企业通内斯集团签约,全面打造欧盟标准食品、加快生猪养殖屠宰和深加工的全球布局。

“将来万州养殖的生猪经过深加工后,会销售到欧洲市场。”彭鹏说,依靠龙头企业的市场开发能力,乡村产业获得了稳定可靠的市场,生态养猪产业链的潜力还在持续释放。

来源/新华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州生活 ( 渝ICP备1400494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26168492|渝公网安备 50010102000669号

GMT+8, 2025-5-22 06:15 , Processed in 0.07467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