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防空警报试鸣放的通告
区政府决定于2020年9月5日下午16:00至16:18在万州主城区进行防空警报试鸣放,望全区军民闻声勿惊。警报信号规定如下:
一、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1周期(时长3分钟)。
二、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1周期(时长3分钟)。
三、解除警报:连续鸣放3分钟。
四、灾情警报:鸣3秒,停3秒,反复30遍为1个周期(时长3分钟)。
为什么会进行防空警报试鸣放为纪念震惊中外的“九五”惨案,缅怀历史,警示未来
万县惨案 万县惨案,又称万县“九五惨案”,发生于四川省万县(现重庆市万州区)。1926年9月5日,英国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四川万县县城,屠杀中国军民,居民死亡604人,伤398人,被毁民房千余间,财产损失约2000万元。
事件经过 1926年下半年,北伐的广东国民革命军在长江流域、江浙战场取得辉煌战果,各帝国主义特别是英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英国政府为巩固其在长江流域的势力,加紧了干涉中国革命的步伐,他们不仅调遣大批军舰来华示威,在东南沿海制造血案;而且利用其商轮在中国内河胡作非为,寻衅肇事,以浪沉中国木船,淹死中国人民为儿戏。
在1926年6至8月短短的3个月时间,英帝国主义在长江流域万县段,即制造血案4次,先后撞沉中国民船4艘,沉溺40余人。8月29日,英国太古公司轮船“万流”号,又在云阳长江中再次浪沉中国木船3艘,驻万县的杨森部连长1人、排长1人、士兵56人被淹死,另损失枪支56支,子弹5500发,饷款85000元。英帝国主义在川江制造的一系列血案,早就激起了四川人民和爱国官兵的强烈愤怒。
在广东国民政府派驻万县杨森部工作的朱德的支持下,杨森于事件发生的当日派轮船检查长率兵8人赴该轮查讯事件经过时,又遭停泊在万县的英舰“柯克捷夫”号袭击,重伤数人,“万流”轮也在英舰的掩护下逃离万县。是日晚,英轮“万县”、“万通”号抵达万县,杨森当即派兵将两轮扣留,同时致电重庆海关监督,要求向英国驻重庆领事提出抗议,赔偿损失。此后,杨森又分电各方,详述英轮肇祸经过及扣留“万通”、“万县”两轮原因,并提出了“惩祸首、赔损失”的要求。蛮横的英帝国主义不仅不满足中方的要求,反而调军舰云集万县,企图武力夺回被扣英轮。
9月5日午后4时,已改装成军舰的英“嘉禾”号抵达万县,与原泊万县的英舰“柯克捷夫”号,分左右两方逼近“万通”轮,妄图以武力强行劫走该轮。驻守“万通”轮的中国士兵进行还击,打死英方士兵20余人及“柯克捷夫”号副舰长,中方也有30余名官兵壮烈牺牲。下午5时许,原泊重庆的又一艘英国军舰“威警”号抵达万县,会同“嘉禾”号和“柯克捷夫”号用大炮向万县两岸的和平居民进行疯狂轰击,历时两个多小时,发弹300余发,万县城区33处被炮击,居民死亡604人,伤398人,被毁民房千余间,财产损失约2 000万元,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万县九五惨案”。
英Cockchafer柯克捷夫号炮舰 1926年9月7日,杨森召集万县各界人士商议惨案善后事宜。议决将万县官山(公墓)辟为 “九五烈士陵园”,成立“九五”公园事务所,并在园内筹建 “九五”图书馆(1928年4月5日开馆)。1928年11月15日,万县商埠局决定在 “九五”公园修建 “九五”纪念碑。
事件纪念 2002年,万州革命烈士陵园建成开放。2007年9月5日,又在“九·五”纪念碑旁建立了“九·五”惨案陈列馆。2008年“九·五”惨案陈列馆和烈士事迹陈列馆同时对外免费开放。 被炮轰的黄桷树这里死伤军民达40余人 “九·五”惨案被害居民 英舰炮击东较场被击毙的居民和房屋 九五惨案中受伤的士兵 九五惨案部分受伤军民 万县惨案群众受难地——较场坝
炮击后被毁的法国大教堂 万县“九.五”惨案发生前 英兵舰将大炮实弹对准万县城准备轰击 ▼▼这座城市曾历经劫难如今悲伤离我们远去可这段珍贵的历史需要我们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