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农村公路是乡村经济“大动脉”, 那么人行便道便是通组达户的“毛细血管”, 也是基层群众获得感最直接的来源之一。
张元东的家在普子乡七曜村。这里东邻湖北省利川市柏杨镇,南与利川谋道接壤,是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之一。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交通问题困扰了当地村民很多年,更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如今,一条条水泥路在七曜村不断延伸,改善了这里贫困面貌,带动了乡村经济。
道路通则百事兴。张元东只是千千万万个因路受益的老百姓之一。近年来,我区加快通过推进农村四好公路建设,畅通村(组)“毛细血管”。今年又投入资金3500万元,铺设700千米人行便道,涉及25个镇乡,直接受益人数达到20万人。
初冬时节,重庆万州与湖北利川交界的大山褶皱里,公路如网桥如飞虹,串联起247.9平方千米土地。田野山林色彩斑斓、瓜果飘香,处处迸发着脱贫致富的生机和希望的景象。
这里是龙驹镇,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全镇共有建卡贫困户2361户,其中已累计脱贫2074户,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9.05%下降到1.89%,9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有了四通八达的路网,农业、工业、旅游观光业自然有了基础。
近年来,为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万州在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打造美丽乡村时,抓住乡村旅游这一契机,用好当下惠民惠农政策,使乡村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村民生活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今年,区财政设立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对宽1米的农村便民道路,给予每千米5万元的补助,以加快推进人行便道网络的建设。全区计划铺设700千米人行便道,涉及龙驹、铁峰、普子、郭村、分水、白羊等25个镇乡,目前已经全部接近尾声。
一条条水泥路不断延伸, 一条条人行便道通到每个村民家中, 改善了贫困面貌, 串起了青山绿水, 带动了乡村经济。
来源:微万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