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生活君 于 2021-4-13 17:10 编辑
重庆市万州区文化馆、重庆市万州区美术家协会将在线上陆续推出“画说百年万州”系列美术作品展。
该组画是万州青年画家黄龙长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写生、整理创作以桥为题材的国画作品,每幅作品图文并茂 、详细解读万州古桥的历史。以写实的手法、遵循老万州的地域特点、真实记录老万州古桥遗韵的秀美风光及风土人情,这些系列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老万州的历史变迁,记录了万州人民走过的风雨历程。
“画说百年万州”系列美术作品旨在积极宣传大美万州,唤醒万州记忆,解说万州乡愁,从而激发万州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打造万州文化旅游新兴城市的激情!
万州古桥历史简介:
万州古桥的种类繁多,包括木桥、砖桥、索桥、石桥等各类桥梁。由于木桥(含独木桥)、砖桥、索桥等类型的桥梁耐用性不强,易断易塌,或易被洪水冲毁,难以长期保存。因此,如今还能够保存下来的古桥基本上是石桥,包括石平桥、石跳蹬桥、石拱桥等类型。
石平桥和石跳蹬桥大多建在跨度较大、水域较浅的溪河之上。石跳蹬桥则由一系列独立的石跳蹬以间距不大的形式排列组成;石平桥则由石柱和石板组成,物体重量从桥板传向桥柱。在雨季,由于时常遭遇河水猛涨或洪水爆发,石平桥和石跳蹬桥极易被淹没。因此,人们便发明兴建了石拱桥,一般都建有一个或数个拱洞,使桥中间的重量传向桥两端,并起到泄洪的作用;同时,拱的主要作用还在于使桥身高于地平面,保证涨水季节桥身也不被淹没,避免桥梁被冲毁,以保障通行和行人安全。因此,石拱桥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
据明正德《夔州府志》载,万州有天生桥、五梁桥、普庵桥、两渡桥(后称为瀼渡桥)、通济桥5座著名的古桥。而据民国《万县志》载,清代末期,万州城乡建有较为重要的桥梁139座,到民国时期建成较为重要的桥梁142座。
【天生桥】
该桥位于为万州苎溪河汇入长江的河口地段,是古代连接城区两岸的主要通道。桥身为一块横跨苎溪河的天然巨石桥,长约46米,形如平放的古琴。老万州十景之一“石琴响雪”。当涨水时,桥下瀑布飞悬,溅起雪白浪花,轰鸣如雷,枯水季节,则水流叮咚有声,酷似琴音,故“石琴响雪”而得名。溪流两边是吊脚楼,河边有帆船,现已淹没水下。
【天生桥】局部之一
【天生桥】局部之二
【天生桥】之二
【天生桥】之二 局部一
【天生桥】之二 局部二
【万州桥】
万州桥1870年修建,位于天生桥上游约200米处。单孔横跨老万州苎溪河的石砌拱桥,长30米,宽9米,高19米。桥顶修建了3间飞阁凉亭,为行人遮风挡雨。桥下不远处有一天然巨石,石形方正如盒,故名“印盒石”。
【万州桥】局部之一
【太平桥】
位于老万州苎溪河天生桥下游,万安大桥上游不远处,石砌平板桥,旧名苎溪桥,清同治年间(1871)修建。
【太平桥】局部之一
【太平桥】局部之二
【驷马桥】
该桥位于太平溪下游的长江入口处,盘盘石边缘。清同治十年(1871年)年建,桥长20米,宽4米。系过往行人的交通桥。1982年。由地区轮船公司出资改建加长为30米、宽9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成为城区第三座公路桥。使城区经胜利路、盘盘石通往牌楼与王牌路连接。
【驷马桥】局部之一
【驷马桥】局部之二
【陆安桥】
位于天德门外苎溪河上,单孔石砌拱桥,清同治十年(1871年)建成,由万县人余茂林个人独资五千银元修建。两边石梯台阶有三十六级。该桥编入《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桥梁技术史》等书目。三峡蓄水前,原貌搬迁到“万州大瀑布”(青龙瀑布)景区。
【陆安桥】局部之一
【陆安桥】局部之二
【陆安桥】局部之三
【五间桥】
位于百安坝五桥街道五间桥社区五桥河上。由地方募捐1930年建成。桥长28.6米,7.5米,通高9.1米。靠香炉山一侧还有2个孔洞,用于泄洪。共5个孔洞而得名五间桥。桥上自然生长有5棵黄葛树,供赶集的人们遮阴乘凉。
【五间桥】局部之一
【五间桥】局部之二
【五间桥】局部之三
【万安桥】
位于老万州苎溪河口,横跨万州城东西。始建于1926年,1929年建成。桥长100米,宽20.66米,三孔石拱。万安桥的建成沟通了老万州城区东、西城的交通往来,结束了未建桥前枯水月份靠上游“太平桥”和苎溪河口几只木船搭成的“木板桥”过河,以及洪水期间交通阻隔的历史。
【万安桥】局部之一
【楠木桥】
位于老万州胜利路末端盘盘石下游有一条叫江渎沟的流水溪,传说百多年前,小溪上用楠木架设的木桥而得名,此处后来成为从水井湾码头上行到胜利路的一条主要石梯巷道。横穿过马路便是西山二巷,一直通到西山路。
【楠木桥】局部之一
【楠木桥】局部之二
【楠木桥】局部之三
【福星桥】
又名新桥,文革中曾改名为红星桥。于国民十七年(1928)万县商埠局主持修建,桥长约55米,宽12米。高15米,分三孔,石条砌成的石桥。此桥一端连接三马路,一端连接较长坝、民族路,成为连接东西城区的主要通道。也是当时万州城区第二座公路大桥。为此,三马路也就成了万州与梁平、开州的交通要道,直到胜利路水运码头、汽车客运、货运的必经之路,承载着重要交通枢纽的作用。
【福星桥】局部之一
【福星桥】局部之二
【福星桥】局部之三
【纸坊溪利济挢】
位于老万州纸坊溪口的单孔石桥 ,桥长12米、 宽7米、高7 .5米。建于1750年,后经维修加固可通车到玻璃厂、陆家街。
【纸坊溪利济挢】局部之一
【纸坊溪利济挢】局部之二
【故乡的廊桥】
该桥位于我的老家万州区普子乡金家村2组的盐井溪。下游为云阳县耀灵乡自兴村。山背后便是齐耀山湖北省利川地境。儿时去外婆家必经此桥,桥头有古井清泉,井旁有一土碗,共来往行人喝水。常常遇到乡民、背二哥或上山、或下山、或在桥上乘凉,盐井溪下河口有盐泉、还有许多传说......。
【故乡的廊桥】局部之一
【故乡的廊桥】局部之二
黄龙长 简介
黄龙长:男、1978年生于重庆市万州区普子乡金家村人,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重庆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万州区文化馆美术工作室主任、万州区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三峡之子。多年深入三峡地区写生、收集素材、查阅文献资料。创作有:《武陵古镇》系列、《万州遗韵》系列、《故乡记忆》系列、《十二月放牛谣》系列、《二十四节气.牛》系列、回味三峡《万州记忆》组画系列等国画作品。
作品以人物、花鸟、马、牛、羊、骆驼、三峡风光为主。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出版有:回味三峡《巫山记忆.黄龙长国画作品集》。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国画作品400余幅。
来源/万州区文化馆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