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寒潮来袭!冬季安全取暖攻略请查收!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13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10:3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本帖最后由 生活君 于 2020-12-30 10:35 编辑

寒潮来袭
炭火炉、取暖桌、小太阳、电热毯
等取暖设备纷纷上场
成为大家的抗寒主力
在取暖的同时
因为安全防范意识不足、取暖不当
而引发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大家在追求温暖过冬的同时
更应注意安全取暖  平安过冬

01.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

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在不少没有加入集中供暖的市民家中,烧煤炭取暖仍然不可缺少,这自然也意味着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最关键的是要保持通风。因此,炉子安装的位置、烟筒的朝向都非常有讲究。同时,也可以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更加科学有效地保障人身安全。


使用自烧炉子取暖的居民,一定要做好的安全防范措施:

1、切忌在卧室安装炭火炉。
2、烟筒堵塞阻碍流通,应定期敲打清灰。
3、烟筒出口最好向上至少不要朝北朝西。
4、呼吸新鲜空气可解轻度中毒者症状,在炉子旁边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土方法是没用的!

02.电暖器



电暖器产品具有升温快、体积小、热风功率大、操作简便等特点,但发热的同时,也暗藏着安全隐患,希望大家在使用时多多注意消防安全!



1、不要在电暖器烘晾衣物。覆盖物品容易使电暖器无法散热,或高温引燃覆盖物而引发火灾。
2、严格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要经常检查电暖器设备是否有损坏、电线裸露等情况。
3、避免同时与其它大功率电器使用同一个电源。
4、选择国家安全认证、质量合格的正规销售产品,注意“3C”标志。
5、远离易燃可燃物、潮湿有水的地方。
6、不用时,及时关闭电源。不要长时间通电。睡前、出门前检查是否关电。

03.空调

1、一般的家用空调寿命在8到10年,使用时间久了,建议及时更新,以免因各种部件老化引发安全问题。
2、长时间不用空调,要把插头拔掉。插头插座及空调开关,要定期请专业人士检查,以免因螺丝松动、线路短路等引发火灾。
3、空调电源线不要接得太长,以免接线不专业导致接触不良,出现打火现象。



04.电热毯

1、不能购买使用质量低劣、没有合格证、安全措施无保证或自制的电热毯。
2、电热毯通电后,人不得远离,并注意观察有无异常情况。如遇临时停电或外出时,应断开电路,以防来电时无人看管而酿成事故。
3、电热毯最好铺在木板床上,并且在电热毯上下各铺一层毛毯或薄棉褥,以防止电热丝来回折曲和剧烈揉搓,造成短路。



4、电热毯绝不可折叠使用,以免热量集中,温升过高,造成局部过热。
5、给婴儿和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使用时,要经常查看电热毯的温度和潮湿程度,一旦短路、漏电,要及时切断电源,防止事故发生。
6、电热毯如有脏污,应将外套拆下清洗,勿将电热线一同放入水中洗涤。

05.暖手宝



1、暖手宝最怕漏水漏电,在通电前,要确定插座干燥。
2、切忌将暖手宝抱在怀中充电,以防触电。
3、待袋身略微胀起,先切断电源再拔下袋上插头。
4、充电过程中,尽可能远离被褥和易燃物品,不要放在床上。
5、严禁针刺、重压,以防液体漏出,造成漏电。



06.小太阳

1、远离可燃易燃物,不要把衣服盖在取暖器上烘干。
2、远离易燃易爆品,如打火机、花露水、空气清新剂等。
3、取暖器应放在不易碰触的地方,如墙角或靠墙处,背面离墙20厘米左右。



4、不要长时间连续使用“小太阳”取暖,防止其线路老化引起短路。
5、如果取暖器着火,第一时间使用灭火器进行扑救。扑救不及要迅速逃离火灾现场,采取低姿弯腰行走的方法逃生,用一块打湿的毛巾捂住口鼻,可以有效阻止浓烟吸入。

来源/重庆消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03

帖子

275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51
沙发
发表于 2021-1-2 16:28: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重庆
好文!小心驶得万年船!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州生活 ( 渝ICP备1400494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26168492|渝公网安备 50010102000669号

GMT+8, 2025-5-13 14:40 , Processed in 0.09879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