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知道“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道理,甚至“我今天开车了”已经成为屡试不爽的挡酒神器。那有些人就要问了,亲友相聚难免喝上那么一小杯,喝完酒到底多久能开车?近日,万州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在开展酒驾醉驾专项整治的过程中,就查获了一位没搞懂这个问题的司机……
12月8日晚,万州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龙沙公巡大队民警在348国道龙沙镇路段设立检查点开展酒驾集中夜查行动。
19时许,一男子驾驶一辆车牌号为吉HG6***的小轿车往检查点驶来,民警示意男子靠边停车接受检查。
检查中,民警发现男子身上有一股酒气。于是民警对其进行了酒精呼气测试,呼气测试结果显示,男子涉嫌酒后驾车。随后,民警将男子带到医院进行抽血检验。经鉴定,该男子血液乙醇含量为61.3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
经查,该男子姓吴。据吴某陈述,当天晚上他并没有喝酒,但是中午的时候,他在万州城区与朋友一起聚会就餐,席间喝了点酒。
酒足饭饱后,朋友先行离开,吴某也打算打道回府。但考虑到自己刚刚才喝了酒,酒后不能开车,所以吴某特意找了一家宾馆休息,等待酒气散去。
吴某从中午1点左右一直等到晚上7点,感觉自己没什么酒意了才驾车回家,可谁知仍被查出了酒驾。吴某说:“我知道不能酒驾,已经休息了六七个小时,我觉得应该没事了才出发的,没想到……”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案例说完了,现在我们回到开始的问题---喝酒后多久能开车?网上有人说一瓶啤酒需要6小时,也有人说需要10小时,到底是怎样呢?
其实,交巡警对酒后驾驶的认定是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10)国家标准相关规定作出的,即: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为饮酒驾驶,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为醉酒驾驶,具体什么时间饮酒、饮什么品种的酒对酒后驾驶事实的认定不构成影响。
由于个人身体以及酒类的差别等等客观因素,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界定喝酒后多久能开车。广大驾驶人千万别轻信网络传言,侥幸酒驾,真正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如果确有驾驶需要,建议大家在饮酒后至少间隔24小时再驾驶车辆。
临近岁末,是酒驾高发期。为预防酒驾、醉驾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结合2020年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和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万州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已全面开启酒驾醉驾严管常态化模式,在全区范围内持续组织开展酒驾、醉驾集中整治行动,实行城区、乡镇联动,区域、全线联治,做到逢车必检、逢疑必测,对酒后驾驶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交巡警提醒广大驾驶人:酒驾、醉驾是严重违法犯罪行为,不论在何时、何处,切勿心存侥幸,切忌酒后开车,切勿以身试法。
来源/万州交巡警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