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万州疫情形势最新通报!本地病例接触感染主要时段、传播途径公布!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14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8:2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截至2月15日12时,万州区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04例。

万州当前疫情形势如何?本地病例接触感染时间段在哪儿?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类似问题成为市民当前关注的热点。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郑代坤副院长,主任医师、王丹副教授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专门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



问:万州目前的疫情形势如何?



答:从目前确诊的104例病例来看,输入病例(即湖北返万人员)34例,占确诊病例总数的32.7%;本地病例(即无外地旅居史病例)70例,占确诊病例总数的67.3%。

自1月21日万州确诊首例病例以来,恰逢节前春运高峰,湖北特别是武汉返万人员多,确诊病例数呈上升趋势,于2月9日达到了一个峰值。但从2月10日到2月14日,每天确诊病例数在0至3例之间,处于低位徘徊,初步判断疫情呈现平稳下降趋势。但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严格执行"加强版”措施,稳定向好局面,防止反弹。

同时,在全区医疗救治工作的大力开展下,出院病例已达34例。这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与广大市民响应政府号召“少出门,不聚会”密不可分。

问:本地病例接触感染主要发生在哪个时间段?



答:目前,全区共有70个本地病例,除3个目前没有找到确切的感染源外,其余67个病例均为密切接触感染。

从行动轨迹来看,其中6例患者是在1月24日前与确诊家庭成员(夫妻、父母、子女等)共同生活被感染;其余61例则均是与传染源有密切接触,引起感染。

从上图可以看出,61例中有60例均在1月24日(含)前与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

综上所述,在67例本地病例中,90%以上都是在1月24日前与确诊患者接触感染。因为当时正值春运,临近春节,大量人员从湖北返回万州,加上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其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

问:70例本地病例中,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答:根据确诊病例轨迹来分析,明确找到传染源的67例确诊病例中,因聚餐被感染的有40例,占59.70%;家庭共同生活被感染的有10例,占14.93%;近距离接触被感染的有9例,占13.43%;打麻将、唱歌、乘坐公共交通被感染的有8例,占11.94%。

比如我区第71例确诊病例周某就是因为参加家庭聚会,导致一家三代5人被感染。周某与其爷爷、奶奶、父亲、大姑儿媳等4人,先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他的妻子、母亲、儿子为无症状感染者。

由此可见,聚餐、家庭共同生活、打麻将、唱歌、乘坐公共交通等近距离、小空间、较长时间接触成为主要的传播渠道。

其中,家庭传播、聚集传播尤其严重。在70个本地病例中,涉及16个家庭和亲戚圈,共计49人,占总数的70.00%。朋友圈9人占12.86%,同事圈6人占8.57%,其他社会关系6人8.57%。

因此,市民一定要要警惕家庭内部密切接触导致的家人传播,以及聚餐、聚会导致的亲戚朋友间传播。



专家建议

当前,我区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已经出台疫情防控“加强版”措施,特别是对已经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在城区集中隔离居住的密切观察者,存在有高发病、聚集发病风险的密切接触者和职业暴露人群等四类重点人群进行了提前隔离,提前筛查。



专家呼吁市民,要继续严格遵守和执行指挥部关于疫情“加强版”防控措施等要求,主动关注官方发布的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如发现自己可能与其有过接触,要及时主动向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乡镇卫生院联系,积极配合、接受检查。同时,密切接触者及其家人一定要积极主动隔离。大家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来源/微万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州生活 ( 渝ICP备1400494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26168492|渝公网安备 50010102000669号

GMT+8, 2025-5-24 02:45 , Processed in 0.087101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