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设施是城市的“生命线”,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它的“毛细血管”如何分布? …… 接下来两个月, 万州将开展首次供水设施大普查, 并依托普查数据, 建立供水设施信息数据库, 健全用户信息档案, 构建数字化供水体系, 让“生命线”更畅通、更智能。
记者了解到, 此次普查范围为 万州城市行政区域(含万州经开区), 普查对象为 万州城市内实际存在的所有供水设施 及全部城市供水用户。
包括取水设施、净水厂设施、加压泵站设施、配水干管管网以及用户水表、市政消火栓、二次供水设备、计量设施等。要摸清设施底数,明确设施位置、材质及建设年代等基本情况,重点调查老旧管网、二供设施及市政消火栓等情况,全面、准确掌握城市供水基础设施状况,摸清供水“家底”。
以二次供水设备的普查为例,普查需要采集二供设备生产厂家、泵房名称(地址)、供水情况(涉及用户数量)等相关信息。以用户水表为例,普查需要采集用户号、用户名、联系方式、水表表号、水表铭牌、水表类型、水表位置、水表用途、使用状态、用水性质、口径等用户基础信息。
为确保普查有力推进,目前,万州成立了城市供水设施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城市管理局重点办,负责综合协调统筹供水设施普查的日常事务。小组成员由区住房城乡建委、各街道办事处、长江水务集团、玉罗实业公司等相关部门或单位负责人组成。
为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反映全区城市供水改革发展和供水设施建设管理状况,涉及部门单位和个人用户应如实提供普查相关信息,不得虚报、瞒报、漏报。
记者从重庆长江水务集团了解到, 该集团已经组织了100多人的普查队伍, 将在未来两个月, 秉承依法普查、科学普查、为民普查的原则, 分组划片、深入一线、加班加点 对城区供水设施进行现场勘察, 实现“望闻问切”“逐一体检”, 形成数据台账。
为全面把好普查质量关, 技术人员将钻隧洞、开井盖, 全面克服地下管线不可见性、 隐蔽点位难探测、非金属管线难探查等 重重困难, 确保获取普查“第一手资料”。 普查中, 将对发现的受损设施立即进行维修维护, 对缺失的设施进行补建, 对安全隐患进行排除。
同时, 调查人员将走进工厂、商家、居民小区, 了解基础信息的同时, 调查用户的需求和服务满意度, 科普用水常识和节水知识, 让用水服务更优质高效。
普查完成后, 下一步将推动普查成果转化应用 和数据资源共建共享, 加强供水精细化管理, 推进智慧水务建设, 不断夯实万州智慧城市管理基础。
来源:微万州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