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国际快递包裹被查封了” “国际包裹需要保证金才能转运”…… 日前, 在微信收到“朋友”发来的这些信息, 险些落入骗子的圈套。 所幸,在银行汇款时, 骗局被银行柜员识破, 成功堵截了这起网络诈骗, 为其止损1.5万元。
原来,凤芳不久前在微信上认识了一个自称为外国籍的人员,其声称有包裹寄给她。不久后,凤芳又接到一个自称为某物流客服人员的电话,称其快递包裹被海关扣押,属于违禁品,需要支付巨额费用才能赎回包裹。凤芳信以为真,在对方诱导下前往建设银行百安支行柜台转账1.5万元。
在办理转账过程中,柜员余霞、邓德伟在凤芳前后不一、闪烁其词的表现中,感觉到这笔业务有蹊跷。在随后的询问中,凤芳告诉了以上情况。柜员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起网络诈骗,于是向凤芳提示风险。但凤芳执意汇款,柜员立即报告营运主管,担心客户被骗。网点营运主管与凤芳反复沟通,但凤芳非但不听劝,还责怪银行阻止其汇款,情绪激动。无奈之下,营运主管一边安抚劝说,一边向百安派出所报警求助。
很快,2名民警赶到银行营业大厅。最终,在银行工作人员和民警耐心劝说和反诈宣传下,凤芳才意识到自己遭遇的是骗局,对银行工作人员的“火眼金睛”赞不绝口,并感谢柜员帮她及时止损1.5 万元。
“火眼金睛”识骗局
冒充外国籍人员添加受害人
不法分子冒充外形优秀的“外国籍人员”等身份,通过微信、QQ等社交工具结识受害人。
对受害人嘘寒问暖骗取信任
不法分子与受害人聊天,迎合受害人爱好、习惯,嘘寒问暖,让感情迅速升温,骗取受害人信任。
声称有“包裹”寄回
建立友谊、恋爱关系后,不法分子称自己有巨额“奖金”“抚恤金”“王室宝藏”或“贵重物品”,要从国外寄给受害人保管。
财物被扣押,需缴纳费用才能放行
不法分子称财物已经寄递,但因各种原因被扣押,需受害人缴纳各种费用才能“放行”。一旦受害人汇款,不法分子立即消失。
来源:平湖万州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