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生活
标题:
煮粥、炖肉那层泡沫到底要不要撇掉?好多人都做错了
[打印本页]
作者:
生活君
时间:
2018-10-11 11:06
标题:
煮粥、炖肉那层泡沫到底要不要撇掉?好多人都做错了
本帖最后由 生活君 于 2018-10-11 11:07 编辑
我们知道,
在煮粥煲汤的过程中,
汤面最上面一层
会浮现出很多泡沫。
[attach]5701[/attach]
有人说这层泡沫是油脂和脏东西
吃了不好
所以汤刚开始沸腾时,
大家就忙不迭把那层泡沫撇掉。
[attach]5702[/attach]
但也有人说
那层泡沫其实是食材熬出来的精华。
好吧,
我们到底应该听谁的呢?
那层泡沫究竟是什么成分?
食物中存在很多的生物大分子,其中一部分对水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也就是说它们易溶于水。而这些生物大分子最主要的就是蛋白质。比如我们炖骨头汤时产生的白色泡沫,可溶性蛋白质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而
有的蛋白质具有很好的起泡性
,比如燕麦,在烹煮的过程中,由于沸水的翻滚作用,就会让这些蛋白质形成气泡。
[attach]5703[/attach]
除了蛋白质,食物中还存在另外一些具有表面活性作用的高分子物质,能够产生泡沫。比较常见的就是皂苷。
皂苷是一类比较复杂的化合物,也是很好的表面活性剂,对人体无害。其水溶液在沸腾、振荡时能产生大量持久的蜂窝状泡沫。泡黄豆时和煮红枣时会产生泡沫主要就是由于它们含有皂苷。
煮这些食物的泡沫要撇去
煲汤的浮油
煲汤时,原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后,汤的表面会漂起一层淡黄色的泡泡,一般人都知道,这是从原料中溶解出来的油脂。
[attach]5704[/attach]
如果担心脂肪摄入太多,在饮汤前,可将这层浮油用汤匙直接撇掉,也可将汤置于冰箱,待其凝固后再轻松刮去凝固的浮油即可。
炖肉的泡沫
炖肉时产生的泡沫虽然大部分是蛋白质,但脂肪、动物血管等也会包含在其中。尤其是炖肉初期,泡沫中含有很多残留的血水和一些杂质,这些东西不仅影响外观,而且还会产生令人反感的气味。
[attach]5705[/attach]
所以,
炖肉初期的泡沫最好撇去
。中后期产生的泡沫主要是肉中的蛋白质,可以放心保留。
同样的道理,煮虾时产生的泡沫也最好不要。
火锅中的泡沫
也许很多人吃火锅的时候都只顾着美食,从来没注意到火锅产生的泡沫。
[attach]5706[/attach]
事实上,我们吃火锅时一定少不了肉、菜、海鲜等,这些食物因为含有蛋白质、皂苷类物质,所以会产生丰富的泡沫。但在这些泡沫中同样也含有脂肪、残留的血液、烫煮后的杂质等不好的东西,因此,火锅的泡沫最好也撇去。
另外,久煮的火锅汤里嘌呤、脂肪、热量和钠含量都很高,所以一定要忍住不喝火锅汤!
打豆浆的泡沫
打豆浆时产生的泡沫主要是皂苷,它的存在会造成豆浆沸腾的假象。此时的豆浆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等反营养物质,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
[attach]5707[/attach]
不过豆浆的泡沫可以不用撇去,而是稍微加一点油继续加热,直到泡沫消失,再把豆浆烧至真正沸腾即可。
下面这些泡沫可食用
茶泡沫
有人说如果泡茶时产生了泡沫,那说明茶叶质量不好,或者茶叶有农药残留。
[attach]5708[/attach]
实际上,让茶水产生泡沫的是一种名叫茶皂素的物质,属于皂苷类,所以并没有什么坏处,可以保留。
更何况,有研究表明,茶皂素不仅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还能抑制脂肪吸收。
不过也不要对它的功效抱有太大的希望,毕竟茶中含有的茶皂素实在太少了。
咖啡泡沫
咖啡中能产生泡沫的成分很多,细微的咖啡颗粒自己就很容易产生泡沫。
[attach]5709[/attach]
另外,有些咖啡(如卡布奇诺、拿铁等)还会额外添加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溶于水也会产生泡沫。
但不管是咖啡本身产生的泡沫还是牛奶产生的泡沫,都不会损害健康。
果蔬鲜榨汁泡沫
很多果蔬中都含有皂苷,而皂苷在震荡过程中就会产生泡沫,并且皂苷含量越多,产生的泡沫就会越丰富。
[attach]5710[/attach]
不过不用担心,皂苷类物质不仅对人体没有害处,反而还可能有溶血、祛痰止咳等功效。
饭粥面的泡沫
饭粥面上的白色泡沫其实就是可溶性蛋白质溶于水形成的
。同时,米和面粉中含有的淀粉也会溶于水中,增加汤的黏稠度,维持泡沫的稳定性,使得泡沫不易消散。
[attach]5711[/attach]
所以,饭粥面里的泡沫完全可以保留。
来源:新华社
欢迎光临 万州生活 (https://www.awanzh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