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生活
标题:
中疾控:考虑将12岁以下人群,纳入新冠疫苗接种范围
[打印本页]
作者:
生活君
时间:
2021-9-17 15:09
标题:
中疾控:考虑将12岁以下人群,纳入新冠疫苗接种范围
9月16日下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
介绍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
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
小编
为您梳理要点——
[attach]46778[/attach]
本轮疫情
场所聚集性感染明显
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自9月10日以来,
本轮疫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一半以上为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和工厂员工,场所聚集性感染明显。
要加快流调溯源和核酸检测,排查风险人群;严格隔离管控,防止交叉感染,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和就医需求;严格做好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疫情防控,落实测温验码、室内通风、环境消毒、安全距离、个人防护等各个环节防控规范;做好秋冬季多病同防,加快推进疫苗接种。
中秋国庆期间
全国80%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
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一级巡视员侯振刚介绍,中秋、国庆“双节”即将到来,游客出行量将增大。针对当前疫情形势,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开展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严格做好外防输入工作。
暂不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出入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
,暂缓新批涉外、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活动(演职人员已在境内的除外)。
二是
严格实施跨省旅游经营“熔断”机制。
对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省(区、市),立即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该省的跨省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待该省域内中高风险地区清零后,再行恢复跨省旅游经营。
三是
严格做好旅游各环节的疫情防控管理
。要求旅行社对旅游产品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合理控制团队规模,做好游客的信息采集、健康查验、体温监测。要严格落实各地在交通、住宿、餐饮、游览、购物等方面的疫情防控要求。要做好游客在乘车、入住、参观、就餐等环节的疫情防控提醒。
四是严格落实旅游景区“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中秋、国庆假日期间,
全国将有超过一万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约占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80%。
为确保旅游景区安全有序开放,文旅部指导A级旅游景区在属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合理控制游客接待上限,严格落实门票预约制度,做到游客信息可查询、可追踪。督促旅游景区严格落实扫码登记、测量体温等要求,引导游客执行好“一米线”,规范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严格落实景区内演艺等重点场所的防控要求,对容易形成游客聚集的项目和场所,强化卫生管理。加强客流引导,防止游客瞬时聚集。
文旅部提醒:
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一级巡视员侯振刚在发布会上提醒,广大有中秋、国庆出游意愿的公众,
要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地区的变化情况,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旅游行程中,要自觉遵守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规范戴口罩等措施要求,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养成“一米线”的良好习惯。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时要及时停止游览,并到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
假期个人防控
五点建议
结合全国防控形势,总结以往假期防控的经验和做法,国家卫健委对假期个人防控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出行前做好准备。
假期期间尽量减少非必要的外出。如果要外出,要先了解目的地近期疫情发生的情况,以及当地防控政策,
取消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出行计划,出行前准备好防护用品,口罩、手消等。
二是做好旅途中的防护。
乘坐飞机或者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该注意错时错峰出行,按照相关防控要求保持人际距离,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三是做好公共场所的防护。
尽量避免前往人员集中的密集场所,坚持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一米线的距离。
提倡家庭聚餐聚会时不要超过10人,尽量减少聚餐人数,缩短聚餐时间。
室内特别要注意通风,用餐时注意使用公筷公勺,入住宾馆时特别要注意通风换气。
四是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如果出行前发现有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时应该取消出行计划并尽快就医,出行过程中出现了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要尽快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
五是保持正常有规律的生活。
要保证充足睡眠、清淡饮食,坚持适度锻炼身体,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入境口岸、集中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等高风险岗位的工作人员,提倡避免假期期间到外旅游,也避免乘坐飞机、列车和长途公共汽车外出。同时严格限制正在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到外地旅游以及参加聚集性活动。
中疾控:
考虑将12岁以下人群
纳入新冠疫苗接种范围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我国疫苗接种完成全程的已经超过10亿人,接种的人越多,疫苗起到的保护作用越大。超过10亿人的全程接种为我们控制新冠疫情的流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新冠疫苗接种,
从个体来说可以防止感染、可以防止发病,更显著的效果是预防感染后重症和死亡。
从群体上来说,根据以往的经验,
如果接种率高疫苗的作用就更大。
当然现在也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即新冠病毒的变异。
德尔塔病毒变异株传染性非常强,我们也看到保护效力在个别疫苗当中出现了削弱的情况,这给我们建立群体免疫带来了一定挑战。后续面对这种挑战,我们要加强病毒监测、加强疾病监测、加强疫苗效果评估,还要不断完善新冠疫苗的免疫策略,进一步研发更好的疫苗来预防相关的疾病。
在目前我们还不能放松警惕性。一方面,德尔塔病毒变异株传染性非常强;另一方面,老年人、青少年人群中还有一部分人没有完成接种,我们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尽快接种,只有更多人群接种了疫苗,它的作用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来。
还要考虑12岁以下的人群,这些人群还没有接种疫苗,也应该纳入接种考虑范围。
我国超10亿人接种新冠疫苗
居全球首位
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疫情的最有效手段。截至9月1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1.6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超过10亿人。其中12-17岁人群已经接种超过1.7亿剂次,覆盖9528.7万人。60岁以上人群已接种超过3.9亿剂次,覆盖超过2亿人。
我国接种的总剂次和覆盖人数均居全球首位,人群覆盖率位居全球前列。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中国网直播
欢迎光临 万州生活 (https://www.awanzh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