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万州要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提升项目38个,详情请点击!
本帖最后由 生活君 于 2019-9-5 10:42 编辑9月3日,记者走进区发展改革委采访,不见一个空闲之人,各个科室忙碌有序,担当实干促发展、负重拼搏争上游的新风扑面而来。
作为全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带头践行“一心六型”两化路径,以“双亮”活动为契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万州改革发展“排头兵”。
亮发展:精心谋划推进项目促发展
打开三峡国际康养城布局研究(项目论证)文稿,投资科科长晏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是我区发展休闲养生型康养业的最新成果,已报区里研究。”
聚焦“一心六型”两化路径,区发展改革委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通过综合分析我区康养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提出医疗资源+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以建设西部医学中心万州副中心为契机,规划建设三峡国际康养城,打造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产业”于一体的康养综合体。并着力优化建设规模和选址方案,及时提交区委、区政府决策,助推我区休闲养生型康养业发展。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今年以来,区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实走好“一心六型”两化路径,牵住项目“牛鼻子”精心策划、推进实施,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按照“项目化、事项化、政策化、机制化”要求,区发展改革委统筹推进“两化”工作方案编制,精心策划了一批“一心六型”项目及事项,以及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提升项目,供区委、区政府研究决策。
2019年,我区确定实施“一心六型”项目78个,推进“一心六型”事项64项;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提升项目38个。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早见成效,区发展改革委牵头健全落实推进工作机制,逐月对照目标任务梳理“一心六型”项目及事项,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提升项目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及时提请区政府研究解决,努力创造无障碍环境。
1—8月,全区78个“一心六型”项目完成投资22.7亿元。年产16万套整车线束、玻璃CD纹理眩光保护片精加工一期、锂离子电池生产、半导体芯片产业化一期等10个项目建成投产;年产20万辆商用车车身及零部件、LED自动化改造等7个项目进入设备调试或部分投产阶段;标准化柑橘种植基地、渝万网络直播孵化基地、综合保税区、万州全域肿瘤医院等61个项目加快推进。
64项“一心六型”事项有序落实,举办首届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开通水上观光巴士、港口装卸能力提升等9项事项完成,其余事项稳步推进。
38个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提升项目亦全速推进,8个月完成投资52.6亿元,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有力支撑了发展、夯实了基础。
亮服务:倾力当好参谋助手强服务
成绩是拼搏出来的。在工作中,区发展改革委始终奋楫争先,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既在发展上用真功,更在服务上下深水。
“如果没有区发展改革委的积极争取,我们企业棉花进口配额很难获得年中分配并增加,极有可能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重庆三峡技术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叹道。
棉花是三峡纺织的大宗生产原料,占其生产成本的70%左右。获得棉花进口配额,可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减少自有资金占用、降低剔除“三丝”人力成本。
3月14日,区发展改革委专程赴市发展改革委汇报,恳请市发展改革委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争取支持,帮助三峡纺织增加棉花进口配额——今年已累计为三峡纺织争取获得棉花进口配额6758吨。
在服务发展中,区发展改革委更是倾力当好参谋助手,履职尽责、科学谋划,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服好务。
2019年,围绕“一心六型”两化路径,区发展改革委以战略研究为引领,以经济调控为主线,以项目运作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关键,抢抓发展机遇,协调发展保障,推动经济实现了企稳回升。1—7月,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6%,新增就业2.12万人;规上企业利润利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目前,区发展改革委已高质量完成“一心六型”两化路径、《万州区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助推重庆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的研究报告》《关于万州区协同带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发展研究的报告》《万州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重点课题和重大规划,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同时,扎实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提出全区2019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要点,制定9条重点突破任务和33条推进任务;推动区级重大改革事项3项,落实市级重点改革事项29项,完成江南新区等财政体制改革,建立民营企业困难问题办理制度,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创新试点。
此外,牵头制定《开展城市提升“双亮”活动方案(试行)》,组织开展城市提升“双亮”观摩学习,促进了社区服务提升、社区环境优化,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来源:微万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