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的威胁,戊肝有时比其它肝炎更可怕
每年的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2022年3月18日是第22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全民参与、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治愈肝炎”,旨在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普及各种类型肝病特别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知识,全民参与,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有效防治肝炎及其并发症。往往我们谈“乙肝”色变,却不知戊肝有时候比其他肝炎更可怕。让我们在全国爱肝日到来之际,了解肝炎知识,一起“小心肝”!
每年的春夏季是戊肝的高发期进食半熟的动物肉制品、海产品都很容易感染,戊肝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你了解戊肝吗?
戊肝有时比其他肝炎可怕
戊型肝炎多因为水源被粪便污染所导致,发病高峰多在雨季或者洪水后,其流行规模视水源污染程度而异。戊肝的潜伏期一般在10天至60天,相比甲肝,它对孕妇、中老年人和婴幼儿更有杀伤力。
孕妇感染戊肝易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同时受感染的孕妇会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引起新生儿戊肝或死亡。感染戊肝的孕妇三分之一出现重型肝炎,死亡率高达10%。
另外,乙肝、慢性丙肝、脂肪肝、酒精肝及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患者属高危人群,还有重叠感染戊肝的风险。住院病人中,乙肝-戊肝重叠感染率达13.6%。乙戊重叠感染者,病死风险是单纯乙肝患者的7.5倍,单纯戊肝患者的4.5倍。
戊肝主要是吃出来的
戊肝的传播特点跟甲型肝炎比较类似,经粪口途径传播。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最多的感染途径是饮食。进食半熟的动物肉制品、海产品都很容易感染,被污染的饮用水、冷菜、蔬果也可以直接或间接经消化道传播。
如果吃了贝壳、凉菜、没烤熟的肉串等半生不熟的食物,出现恶心、呕吐、发热、乏力,以及眼睛泛黄,很可能就是得了戊型肝炎。
戊肝在发病初期很容易被当成感冒、胃病来治,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小便黄、腹胀、眼睛泛黄等症状。
所以,如果发现上述状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戊肝是可以预防的
接种戊肝疫苗则是预防戊肝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首支戊肝疫苗在我国研制诞生,前后历时14年。
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戊肝疫苗三期临床试验的结果,在健康人群中戊肝疫苗的保护性达到100%,充分证明了戊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疫苗按照0、1、6月间隔接种三针,16岁及以上易感人群可自愿、自费接种。
其次要注意把住“进口”关,平时注意饮食卫生,不在不卫生的摊点吃饭。不喝生水,生吃蔬菜、水果时要洗净,生熟菜板要分开。海产品、肉类应煮熟,不吃半生不熟的羊肉串、烤肉等食物。
目前,万州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均有戊肝疫苗,欢迎广大市民至就近的接种门诊进行详细咨询~
来源:康小苗
页:
[1]